服務(wù)熱線
13817140470
歡迎訪問上海勁馬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網(wǎng)站
13817140470更新時間:2010-05-24 瀏覽次數(shù):2359
20日,美國科學家宣布世界*人造生命———*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單細胞細菌誕生,并將它命名為“人造兒”。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實驗表明,新的生命體可以在實驗室里“被創(chuàng)造”,而不是一定要通過“進化”來完成。
“一個新時代到來”
這項研究由美國基因遺傳學*科學家克萊格·凡特主持,歷時10多年,耗資超過4000萬美元。研究團隊共有20多位科學家。
名為“人造兒”的人造細菌內(nèi)核是移植于實驗室、*人工合成的基因組。凡特博士表示這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科學家們首先選取一種名為絲狀支原體的細菌,對其基因組進行解碼并復制,產(chǎn)生人造的合成基因組。然后,將人造基因組移植入另一種稱為山羊支原體的細菌,通過分裂和增生,細菌內(nèi)部的細胞逐漸為人造基因所控制,zui終成為一種全新的生命。在培養(yǎng)皿中,合成細菌的分裂等行為就像天然細菌一樣。
科學家們在“人造兒”DNA上寫入4個“水印序列”,使其有別于同類的天然細菌,以及在這種生物的后代中識別它的“祖先”。
“當帶著水印的細胞活了過來,我們欣喜若狂,它是一個活生生的生物了,成為了我們地球上各種生命的一部分。”凡特博士說。
應(yīng)用前景廣闊
盡管這種技術(shù)目前仍處于實驗階段,但研究人員相信其運用前景廣闊。
研究小組計劃,先合成出可供生命存在的zui小數(shù)量的基因,然后通過向其中彌補其他基因,一系列新的微生物,比如可生產(chǎn)生物燃料的細菌、有用的藥品、可以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細菌或是合成疫苗所需的蛋白質(zhì)。
人造生命原理圖示
1. 科學家選取一種名為絲狀支原體的細菌,將它的染色體解碼。然后利用化學方法一點一點地重新排列DNA。
2. 將重組的DNA碎片放入酵母液中,令其慢慢地重新聚合。
3. 將人造DNA放入另外一個受體細菌中。通過生長和分離,受體細菌產(chǎn)生兩個細胞,一個帶有人造DNA,另外一個帶有天然DNA。
4. 培養(yǎng)皿中的抗生素將帶有天然DNA的細胞殺死,只留下人造細胞不斷增生。
5. 幾個小時之內(nèi),受體細菌內(nèi)原有DNA的所有痕跡全部消失,人造細胞不斷繁殖。新的生命誕生了。
英國牛津大學的倫理學教授朱利安·薩烏萊斯庫認為:“凡特推開了人類歷*zui重要、zui基礎(chǔ)的那扇大門———窺視生命的本質(zhì)。他直接扮演了上帝的角色———創(chuàng)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生命。”
一個名為“人類基因?qū)W警告”的團體負責人戴維·金說:“凡特的研究無異于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反對者認為,人造的有機體如果擴散到自然界,引發(fā)生物基因變化,有可能造成環(huán)境災(zāi)難,它們還有可能被用來生物武器。
上海勁馬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www.ymum.com.cn)主營:ELISA檢測試劑盒;免疫組化試劑盒,胎牛血清;酶聯(lián)免疫試劑盒,進口抗體,生物試劑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qū)漕河涇研展路455號B座
版權(quán)所有 © 2025 上海勁馬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5015681號 管理登陸 技術(shù)支持:環(huán)保在線 sitemap.xml